使用微量注射泵时,泵速达到多少可以不用续泵液体?
发布日期:2023/4/10 9:23:44
微量注射泵(简称注射泵)作为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仪器,现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它可以让药物更加精确、微量、均匀、持续的进入人体,可以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在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临床中,使用微量泵入药物时,通常在同一通路用等渗液缓慢滴注以保持静脉通畅,尽可能阻止回血的发生,及时使回血流入血管,适当的缩短微量泵报警延迟时间,从而减少堵管的发生,提高给药安全。但是对很多危重患者来说,考虑到患者安全和出入量的问题,我们需要控制液体总量和速度。那么注射泵泵速在达到多少毫升时,我们可以不另外使用静滴的液体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呢?
当前临床上对于注射泵泵速达到多少可以不用续泵液体还处在探索阶段。在研究中表明:泵速≥5mL/h时能基本保证输液针头的通畅。当泵速≤4mL/h时可同时采用静脉缓慢滴注液体维持,一般8~10滴/min。在研究中表明微量泵输入速度低于5mL/h时,易发生堵管现象,须同时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伴输注,以5滴/min的速度维持既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也不会增加心脏负荷,能有效阻止回血。在研究中表明在临床工作中,微量泵入药物时,宜给予适当的维管量,最好是用微量泵或输液泵匀速持续泵入,但不是所有情况均需要给予维管量,只有当泵入速度小于9ml/h才给予。
然而这些不同的答案是否适用于临床所有的患者呢?是否使用续泵液体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厂家的不同。
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注射泵压力报警的敏感度不同。
2.注射泵和阻塞压力档位。
一种注射泵有不同的阻塞压力档位,不同档位有不同的阻塞报警压力值,它直接关系到流速的设定值。
3.压力报警延迟误差。
JJF1259-2018《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校准规范》中规定了阻塞报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3.33kPa(±100mmHg)或阻塞报警设定值的±30%,没有明确规定流速的设定值和报警响应时间,然而阻塞报警的压力值与流速的设定值有直接的联系。
4.延长管硬度。
管道的硬度对阻塞报警压力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使用硬度高,弹性小的输液延长管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到微量注射泵的数据。
5.静脉压力。
就临床意义而言,微量注射泵主要通过静脉给入药液,不同部位的静脉其压力不尽相同,愈近心脏压力愈低。由于静脉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对微量注射泵药液输送的阻力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静脉置管的位置也会影响注射泵输注的通畅性,相同泵速因置管位置不同或静脉管道不同输注通畅性也会不同。
6.血液高凝状态。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血管退行性病变使血液黏稠,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性增高,易造成堵管。
由此可见单独使用注射泵泵速达到多少不用续泵液体便可泵入通畅不可统一而论,比如对于严格控制输液量的患者,使用续泵液体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
对于严格控制输液量的患者,或注射泵泵速已达参考指标不用续泵液体,为减轻静脉回血,降低注射泵报警发生率,保证药物安全泵入安全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整个静脉通路管道通畅。
发现针管堵塞或管道受压或打折,不管是否有微泵阻塞报警,解除堵塞前应分离针栓与连接管,排出连接管管腔内容量负荷的液体,防止瞬间进入体内药物过多引起不良后果。
2.预防静脉回血。
采用抬高微量泵高于穿刺部位30.0cm,或略高位置是预防静脉回血发生安全有效的方法。
3.尽可能的减少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垂直方向的移动。
垂直位移过程中输送管道中液体因地球引力作用发生的体积缺失,其缺失量在以高单位浓度、小单位、低流速输注时高警讯药物时,可导致患者诸如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4.微泵注射药物尽可能稀释后增大泵速。
以防止堵塞后报警时差过长而影响治疗,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特别是对给药速度小于3ml者),应检查管道是否堵塞,以便主动早期发现、处理问题。
山东博科助力多款医疗设备打造,更多医疗设备解决方案请持续关注山东博科。
声明:本文章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